停车系统与道闸系统是智慧停车场的核心组成部分,二者协同实现 “出入口管控 - 车位管理 - 收费结算 - 安全预警” 的全流程自动化。设计安装需结合场地条件、车流量特征及用户需求(如小区、商场、写字楼、医院等),兼顾通行效率、安全防护、后期运维三大核心目标。以下从系统组成、设计要点、安装流程、关键注意事项四方面展开详细说明:
一、系统核心组成(停车系统 + 道闸系统)
停车系统是 “大脑”,道闸系统是 “执行手脚”,二者通过控制模块联动,具体组成如下:
二、核心设计要点(先设计后安装,避免返工)
设计需遵循 “现场适配 + 需求优先 + 安全冗余” 原则,前期需完成 3 项核心工作:
1. 前期现场勘察(设计的基础)
需采集场地关键数据,避免 “纸上谈兵”:
场地尺寸:
出入口车道宽度:单车道≥3.5 米(双向车道≥6 米),确保车辆转弯不剐蹭;
道闸安装距离:闸机距路边石≥0.5 米,距识别摄像头(车牌识别)水平距离 2-3 米(避免近大远小导致识别模糊);
停车场高度:地下车库 / 限高场景需测净高,若≤2.2 米,道闸需选曲臂式(直杆无法抬升)。
车流量特征:
高峰时段车流:商业综合体需按 “50 辆 / 小时 / 车道” 设计(配快速道闸,升降速度 0.8-1.5 秒);
车辆类型:小区以家用轿车为主(选直杆 / 栅栏道闸),物流园区需兼容货车(道闸杆长≥5 米,承重≥10kg)。
环境条件:
光照:出入口逆光(如西晒)需预留补光灯安装位;
天气:多雨 / 沿海地区选防水等级 IP65 以上的道闸,低温地区(-20℃以下)需选带加热功能的控制模块;
供电:出入口需预留 220V 强电接口(道闸功率约 150-300W),弱电(网线 / 信号线)需单独穿管,避免与强电干扰。
2. 子系统设计(按场景定制)
不同场景需求差异大,设计需针对性调整:

3. 道闸选型设计(关键设备适配)
道闸类型直接影响通行效率与安全性,需按场地选:
三、标准化安装流程(分 6 步,确保合规)
安装需遵循 “先强电后弱电、先固定后接线、先单机后联动” 的顺序,关键步骤如下:
1. 前期准备(避免现场混乱)
材料工具:道闸主机、闸杆、车牌识别摄像头、地感线圈(铜丝)、穿线管(PVC / 镀锌管)、膨胀螺丝、水平仪、电钻、万用表;
现场清理:出入口车道找平(坡度≤5%),清理障碍物;若需浇筑道闸基础,需按厂家要求做混凝土基础(通常尺寸 600mm×600mm×300mm,预埋地脚螺栓)。
2. 道闸本体安装(核心步骤)
固定闸机:将道闸机箱放在基础上,用水平仪调平(前后左右偏差≤2mm),再用膨胀螺丝固定(4 颗 M12 螺丝,深度≥100mm);
安装闸杆:根据道闸类型装杆(直杆直接套入电机轴,曲臂需连接铰链),确保杆体水平(误差≤1°),避免运行时卡顿;
接线:按电路图接强电(220V)和弱电(与控制主机、地感线圈的信号线),强电与弱电分开穿管(间距≥15cm,防干扰),接线后用绝缘胶带包裹,做好防水(室外接头需用防水接线盒)。
3. 识别设备安装(确保识别率)
车牌识别摄像头:安装在道闸前方 2-3 米处,高度 1.5-1.8 米,角度朝车道(与车辆行驶方向夹角 30°-45°),避免逆光;若逆光,需在摄像头对面装补光灯(功率 30-50W,角度可调);
地感线圈:在道闸前方 1-1.5 米处切割车道地面(槽宽 10mm,深 50mm,线圈绕 5-6 圈),放入铜丝后用沥青填充(防止雨水渗入),线圈两端接入道闸控制板(触发车辆检测,防止道闸砸车)。
4. 车位引导设备安装
车位探测器:地下车库每车位装 1 个(超声波探测器装在车位正上方天花板,高度 2.5-3 米;视频探测器装在车道侧方,覆盖 2-3 个车位);
引导屏:入口处装总剩余车位屏(尺寸≥30cm×60cm),车道分叉处装区域引导屏(标注 “左转 3 空”“右转 5 空”),指示灯装在车位正前方(红 = 占用,绿 = 空闲)。
5. 系统布线(隐蔽 + 安全)
弱电(网线、信号线)用 PVC 管穿管,沿车道边缘 / 天花板吊顶敷设,避免碾压;
收费终端(无人值守机)需接网线(千兆)和电源线,安装在出入口旁(高度 1.2-1.5 米,方便车主扫码);
所有线缆两端贴标签(如 “道闸电源”“摄像头信号线”),便于后期维护。
6. 系统调试(分阶段验证)
单机调试:
道闸:手动测试 “抬杆 / 落杆”,检查升降速度(符合设计要求),触发地感线圈时道闸需停止落杆(防砸测试);
识别设备:用不同车型(轿车、SUV)、不同光照(白天、夜间开补光灯)测试车牌识别率,要求≥99.5%,模糊车牌(污损、遮挡)需支持 AI 补全;
联机调试:
联动测试:识别车牌后,道闸自动抬杆,车辆通过后自动落杆;临时车出场时,收费终端显示费用,扫码支付后道闸抬杆;
数据同步:中央管理软件需实时显示 “总车位、空闲车位、收费金额”,数据无延迟(≤10 秒);
试运行:连续运行 72 小时,记录通行效率(高峰时段平均通行时间≤5 秒 / 辆)、故障次数(≤1 次 / 24 小时),优化调整(如补光灯角度、道闸速度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(起秀避坑指南)
安全防护不可少:
道闸必须装双重防砸装置(地感线圈 + 压力波传感器),避免因识别失败导致砸车;
应急处理:道闸需带手动抬杆功能(断电时用钥匙开启),火灾时联动消防系统自动抬杆(疏散车辆)。
兼容性与扩展性:
系统需支持对接智慧物业 / 城市停车平台(如接入 “市政停车 APP”,实现车位预约);
预留接口:道闸控制板留 RS485 接口(未来可加人脸识别机),车位引导系统留网线接口(未来可加视频巡检摄像头)。
后期维护设计:
道闸机箱留检修门(方便更换电机 / 控制板),摄像头装可拆卸支架(便于清洁镜头);
中央管理软件需支持数据备份(自动每日备份),故障报警(道闸故障时发短信通知运维人员)。
合规性要求:
收费系统需符合当地物价标准(明码标价,公示收费规则);
车牌识别数据需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不存储车主人脸 / 车牌以外的信息,数据留存≤30 天。
五、起秀场景案例
停车场道闸安装:上海浦东二手房交易中心
进出口道闸工程:上海徐泾葛洲坝紫郡公馆
工程直杆道闸+四行车牌识别工程:上海精工工厂
六、起秀给出总结
停车系统与道闸系统的设计安装,核心是 “适配场景 + 注重细节”—— 前期需精准勘察场地与需求,中期按标准化流程安装调试,后期做好安全防护与运维预留。选择专业的集成商(需具备《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》)可大幅降低风险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(使用寿命≥8 年,年均故障率≤5%),实现 “车主便捷、管理高效、安全可靠” 的目标。
T:工厂道闸设计-停车场道闸方案-学校道闸施工-写字楼道闸安装